加盟申请

全国1009家经验复制 专属加盟经理与您沟通
十大美术排行 美术培训加盟 美术作品图片 美术课程体系 美术加盟排行

400-002-1103

北京市丰台区
金茂广场3号楼12层斯玛特教育集团

用父亲的心做教育|鲁迅:我们如何做父亲

编辑:斯玛特儿童美术  来源:  :2023-12-11 13:42:45
俗话说,中国的学生有三怕——“一怕文言文,二怕写作文,三怕周树人”。
对于鲁迅及其生平,我们从不陌生,其作品收入语文课本曾多达三十余篇。不仅要求“阅读并背诵全文”,一字一句更是被拿出来细究分析,成为无数人学生时代的梦魇。
而在多数人眼中,身为思想家、作家的鲁迅总是严肃犀利的,整个人仿佛好斗、多疑、不宽容、不苟言笑,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”,也是耳熟能详的写照。
这样一位鲁迅先生,当他成为父亲,会在家庭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?在教育孩子之时,又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?
许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的是,现实中的鲁迅,其实是一位如假包换的“宠娃狂魔”……
49岁得子,宠娃成狂
鲁迅一生,有且仅有一个儿子,那就是与许广平所育的周海婴。而且这个孩子,是在鲁迅半百之年所得。
当一个人到此年纪才有孩子,那份欢欣雀跃都不知要如何表露才好。时下常被批判的“丧偶式育儿”,在鲁迅这里全然不存在。
海婴幼时体弱多病,半夜每每咳嗽啼哭,需要大人照料,据许广平回忆,不管隔了几间房间、几幢楼,只要儿子咳嗽一声,鲁迅总会敏感地起身,前去查看。
在鲁迅的笔下,那份爱孩子、陪伴孩子成长的温柔耐心也时常洋溢于纸面之上。
他会绞尽脑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;
也会打趣般和孩子说一些童真洋溢的胡话;
每逢孩子闹情绪消极抵抗的时候,鲁迅也不恼,而是竭尽全力地哄着,说好话;
就算是儿子在自己伏案写作到一半时跑来,或是小手胡乱弄脏了文稿,鲁迅也不生气,而会无奈地笑笑,停下来陪孩子玩耍。
也难怪后来周海婴在回忆录中写道,父亲远远不是历史资料中那种古板严苛、不苟言笑的模样,而是会亲昵地叫着自己“小乖姑”、好脾气又愿意听自己说话的玩伴。
鲁迅的确是一位“日理万机”的文坛巨匠,但更多的时候,他是一位爱意满满的父亲,而这种近乎宠溺的关爱与陪伴,也为幼年时期的周海婴提供了最美好的成长温床。
家庭教育的精髓在于“顺其自然”
当然,鲁迅为父之道的独特,不在于他肯通宵地照料孩子,不在于愿意拿出时间来陪孩子,也不在于孩子怎样捣乱他都不恼怒,而在于鲁迅对于自家孩子,始终保持同理心与宽容的态度,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儿童。“顺其自然”,正是他一贯奉行的教育准则。
鲁迅自身成长于一个传统的封建之家,在那样的家庭里,父辈的权威大于一切。孩子,更多地被训练成听话的机器,或是按照父母的想法,成长为成年人需要的样子。
但如此规训式的教育,并不为鲁迅所接受,相反,他发誓要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,永远倾听孩子的声音,尊重孩子的选择。
鲁迅给儿子取名“海婴”是因为孩子在上海降生,自己极其喜欢这座城市,但他也直言,若是孩子哪天不喜欢此名,“可随意去改”。
周海婴幼时有一件珍爱的组装金属零件的玩具,用这些零件,他学会了组装小火车、起重机,装好再拆,拆了又装,乐此不疲。
鲁迅对此丝毫不觉得“玩物丧志”,而是由着孩子的天性随他去,时不时还在一旁鼓励。
等到有兴趣读书时,海婴要看商务印书馆的《少年文库》,许广平以为太深,要大些再看,鲁迅则站在孩子一边,“任凭选阅”。
“孩子说不新鲜,一定也有他的道理,大人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。”
这句平平无奇的话语,让萧红感叹了很久,要知道,这种任何时候都能与孩子平等对话的能力,并不是每个父亲都能有的。
鲁迅的态度,和如今大热的“蒙特利梭教育”颇有些不谋而合。他倡导“儿童的发现”,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,两代人相处之道应是平等的亲爱与宽容,而非上施于下。
他没有培养出天才却培养出一个完整、圆满的人
在1919年发表的《我们怎样做父亲》一文中,鲁迅更为细致地给出了自己的教育观:
譬如把儿童当作独立自在的人去理解;
譬如以儿童为本位,指导孩子的身心;
譬如给孩子发扬天性的机会等等……
这一切,也是被他浸润在日常家庭教育中的核心。
“养成孩子有耐劳作的体力,纯洁高尚的道德,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,即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而不被淹没的力量……”
那么如此成长起来的周海婴,究竟如何呢?
我们可以看到,周海婴并非世俗意义上人们所期待的天才,某些能力远不及父亲,他曾在回忆录中说,幼时背书怎么也记不住,文字才华也有限,时常听到老师发出叹气。
但周海婴的人生,延续了由父亲鼓励玩耍的组装玩具所生发出的机械理工兴趣,少年时用储蓄多年的压岁钱交纳学费,报考南洋无线电夜校,1952年考进北大物理系之后,最终在无线电领域扎根。
随后,便是低调、勤恳的科研岁月,偶尔露面,也是为了宣传纪念父亲及其作品,要说他活得多么轰轰烈烈、功成名就,那倒未必,到头来也只不过在一份平淡的事业之余,娶妻生子,淡然过完一生。
他没有父亲的名气,事业上的成就更比不上父亲在文坛的地位,但他却展现了一个资质普通的孩子完全伸展自我后发展出的模样。
周海婴的人生,是平淡,清正,却又幸福的,他在父亲醇正的爱意与陪伴中成长,享受了那个年代少有的平等的父子关系,父亲对他的影响,也在潜移默化中伴随了一生。
周海婴曾说:且不论赚多少钱,有多少声名,一个人能过得“完整、圆满”,就很好。
人的“完整、圆满”,不正是教育的初心?
据说,周海婴与父亲之间有个约定俗成的“规矩”,那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,父子俩都要互相打招呼,道一句“明朝会”。后来,鲁迅病痛渐深,喉咙那里总有浓痰堵着,但无论如何难受,每晚他都会勉强支撑起身子,用尽可能响亮的声音回应儿子:“明朝会,明朝会。”
1936年,鲁迅病逝,这一年鲁迅55岁,周海婴7岁。七年的父子情缘,就这样以“孩子长大后不喜欢名字可随意改”为开头,以重病中挣扎起身、互道“明朝会”而结束。
虽然参与孩子生命的日子不算太长,但谁又能说,鲁迅不是一位好父亲?
标题:用父亲的心做教育|鲁迅:我们如何做父亲
地址:https://www.smart-art.com.cn/fumuxuetang/5690.html
TAG标签:
Copyright © 2008 SMART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12042779号 北京斯玛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
斯玛特专注2-12岁儿童美术教育国内少儿美术加盟品牌专业的儿童美术加盟